在潮湿环境中的防潮处理有哪些误区需要避免?

  在潮湿环境中对混凝土空心砖进行防潮处理时,存在一些常见误区,以下为你详细介绍:

  材料选择误区

  忽视砖块质量:部分人认为只要使用空心砖就能满足防潮需求,而忽略了砖块本身的质量。一些劣质空心砖内部结构疏松,孔隙率过大且分布不均匀,虽然空心结构本身有一定防潮作用,但这类劣质砖吸水性反而更强,会加速水分吸收。比如一些小作坊生产的空心砖,未经过严格质量检测,其密实度和强度都较差,在潮湿环境中极易受潮损坏。

  盲目追求低价防潮材料:在选择防潮涂料、防水剂等材料时,只看重价格而忽视质量。低价材料往往在成分和工艺上存在缺陷,防潮效果不佳且持久性差。例如某些劣质防潮涂料,涂抹后短时间内就会出现脱落、失效的情况,无法为混凝土空心砖提供长期有效的防潮保护。

  施工操作误区

  防潮层施工不规范:在设置防潮层时,施工人员可能未严格按照规范操作。比如防水砂浆涂抹不均匀,厚度不够,导致防潮层存在薄弱环节,水分容易从这些地方渗透进去;或者卷材防潮层铺设时搭接宽度不足、粘贴不牢固,出现翘边、空鼓等问题,影响防潮效果。

  忽视基层处理:在进行防潮处理前,没有对混凝土空心砖表面进行彻底清理。表面的灰尘、油污、松散颗粒等杂质会影响防潮材料与砖体的粘结力,降低防潮效果。例如在涂刷防潮涂料前,若基层表面有油污未清理干净,涂料就无法很好地附着,容易出现起皮、剥落现象。

  排水坡度设置不合理:对于地面或墙脚等部位设置排水坡度时,坡度计算不准确或施工偏差过大。如果坡度太小,积水无法及时排出,长时间浸泡会使空心砖受潮;若坡度太大,不仅影响美观,还可能导致积水快速流走时带起灰尘等杂质,再次污染墙面。

  日常维护误区

  过度依赖防潮材料:认为只要做好了防潮处理,就不需要对墙体进行日常维护。实际上,防潮材料会随着时间推移和环境变化而逐渐失效。例如防潮涂料可能会因为阳光照射、温度变化等因素出现老化现象,如果不及时进行检查和修复,墙体仍会受潮。

  通风方式不当:为了保持室内通风,在潮湿天气也长时间敞开门窗。但如果室外湿度比室内还高,这样做反而会让更多湿气进入室内,加重空心砖的受潮程度。比如在南方的梅雨季节,室内外湿度都很大,此时盲目通风会使室内湿度进一步升高。

  忽视室内湿度监测:没有定期检测室内湿度,不能及时掌握环境变化情况。当室内湿度超过适宜范围时,没有采取相应的除湿措施,如使用除湿机、空调的除湿功能等,导致空心砖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,加速损坏。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混凝土空心砖在潮湿环境中如何做...

分享到